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略)铁路专用线等2个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略)—(略)。
联系电话:(略)-(略)
传 真:(略)
邮 编:**
通讯地址:(略)
序号 | 环评文件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铁路专用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宁县 | (略) | (略) | 项目起始点位于西平铁路宁县南站,终点位于中正陇源铁路货运中心,接轨处设1条有效长度为**m的安全线,专用线沿西平铁路文家沟隧道向西走行约2.3km,出隧道向西北折进,终于正长路北侧物流园站,本次评价专用线长度为3.**km(其中隧道长2.**km/1座),场区内铺设**条铁路轨道,合计铺轨**km,配套建设桥涵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略),估算环保投资(略),环保投资占项目投资总额的0.**%。 | 1.废气:施工期施工地表开挖、回填过程中应及时洒水保持作业面湿度;施工过程应及时清理堆放在场地上的弃渣和道路上的抛撒料、渣等;对运输道路洒水抑尘、加强施工机械及车辆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机车内燃机产生的燃油废气和物料运输产生的无组织废气。运营期在采取密闭存储、喷洒防冻抑尘剂等措施后,无组织排放的煤尘浓度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2.废水:施工期设备清洗维修废水通过隔油处理后回用于工程,施工人员依托附近居民,生活污水中盥洗水洒水降尘,旱厕清掏后用于农田施肥。隧道涌水经导流渠导流至施工营地集水沉淀后回用于工程。 3.噪声: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低噪声、自带隔声设备,严格控制施工时段,高噪声设备禁止夜间作业,运输车辆路过居民区减速,禁止鸣笛,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要求。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机车、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产生轮轨噪声、机车鸣笛噪声、机车、车辆制动噪声。运营期加强车体、轨道养护,在全封闭路段禁止鸣汽笛,项目沿线区域满足《声环境噪声标准》(GB**-**)中2类区域要求。 4.振动:施工场地内强振动的机械布设在远离敏感区一侧,在靠近居民住宅等敏感区段施工时,夜间禁止使用打桩机、打桩锤等强振动的机械。运营期振动主要为列车运行中车轮与钢轨撞击产生振动,经轨枕、道床、路堤、地面传播到建筑物引起的振动。定期对全线轨道进行打磨,消除轨道上的磨损,减少轮轨间接触面的不平顺度。铁路货车运行时各振动环境敏感点振动预测值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中“混合区”标准限值要求。 5.固废:施工期建筑垃圾按要求分类处置、综合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及时送往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6.生态环境:施工期由于土石方填挖、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的活动等,对占地范围内原有地表植被、土壤及动物会造成扰动。合理调配工程土石方,项目在施工中尽可能利用现有路作为临时施工便道,对施工期造成的影响破坏应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或景观恢复措施,线路施工时采取剥离表土、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施工中产生的临时堆土,应选择好临时堆放地点和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后对沿线及时进行平整、复垦、恢复。 7.环境风险: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为货车发生追尾、冲突、脱轨、倾覆事故等行车事故造成货物因包装毁损而散落入沿途地表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在桥梁等敏感路段铺设护轨,以防列车倾覆事故的发生;加强沿线路基、轨道、桥梁构筑物等设施设备及机车、车辆的检查、维护工作;经过特殊路段时,限制列车行驶速度;制定严格的机车行驶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发生;建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单位关于加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制定铁路两侧** 米范围内针对彩钢瓦、石棉瓦、树脂瓦、简易房、塑料薄膜、防尘网、广告牌等轻质物体制定方案,消除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
2 | 西十转至南集站输油管道等隐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华池县上里塬乡、王咀子乡、悦乐镇,庆城县三十里铺镇、玄马镇 | (略)(略) | (略)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9条站外管线隐患治理(其中8条输油管线、1条输气管线),总长度**.**km,更换加热炉2台。项目总投资(略),其中环保投资(略),占总投资的**.6%。 | 1.废气:①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车辆尾气、焊接烟尘和防腐废气。施工地表开挖、回填过程中及时洒水保持作业面湿度,场地上的弃渣以、撒料等及时清理;运输道路洒水抑尘。②运行期的废气主要为加热炉烟气。加热炉以清洁燃料伴生气为燃料,安装低氮燃烧器,烟气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新建燃气锅炉标准要求。 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①施工人员依托施工场地附近住户和站场,生活污水中盥洗水洒水降尘,旱厕清掏后用于农田施肥。②运行期废水主要是加热炉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盐类,拉运至附近岭二联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洒水抑尘,不外排。 3.噪声:①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设备噪声和车辆噪声。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低噪声、自带隔声设备,严格控制施工时段,高噪声设备禁止夜间作业,运输车辆路过居民区减速,禁止鸣笛,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要求。②运行期噪声污染源主要加热炉燃烧器和水泵噪声,通过合理设备布局、选择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以及加强站场外绿化,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类标准限值。 4.固废:①施工期固废主要为焊渣、落地油、废防渗布、拆除的旧管线和旧设备和生活垃圾。焊渣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置;落地油和废防渗布属于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拉运至就近危废暂存点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原管线按照《报废油气长输管道处置技术规范》(SY/T**-**)要求需拆除的旧管线交作业区综合利用,站场拆除的设备回收利旧;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②运营期无固废产生。 5.环境风险: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为输油输气管线泄漏。管线采用密闭输送方式,管线采用无缝钢管;管道在投入使用前采取试压和探伤检测来检查管道的密闭性;管线加装压力检测装置,建立巡检制度,定期对管线壁厚进行测量。本项目纳入现有应急预案修编,定期进行演练。将项目地下水跟踪监测纳入区域现有产建跟踪监测计划内,定期对管线沿线居民水井进行监测。 |